久热国产手机免费视频,国产精品日产欧美,制服肉丝袜亚洲中文字幕,无码精品日韩中文字幕

民間文藝要向生活更深處扎根

民間文藝要向生活更深處扎根

來源:光明日報    2024-07-24 10:38
來源: 光明日報
2024-07-24 10:38 
分享
分享到
分享到微信

原標題:民間文藝要向生活更深處扎根

大家熟悉我,知道我是一名曲藝工作者,是一名評書演員,曲藝屬于民間文藝,我也是民間文藝工作者。

就我從事的評書來說,曲藝是新中國成立之后才有的概念,在那之前,說評書的、說相聲的、唱大鼓的、唱彈詞的統統都被稱為民間藝人。從我個人的成長經歷來說,在進入曲藝團之前,我長期在民間的書場茶社里聽書,也是在那里我聽到了楊呈田老師的《精忠說岳》,他說的非常好,我是每天必到,這也為我說評書《岳飛傳》打下了基礎。

“民間”的概念在學術界存在不同聲音。我不是理論家,但就我的親身體驗,我覺得所謂的“民間”是一種貼近人民的姿態,是一份根植生活的情懷。所以我很高興地看到,中國民協經常去一些鄉村地區、少數民族地區,這樣才能把我們黨、我們國家的政策、關懷送到天南地北,讓全國各族人民都能感受到文藝的溫暖和力量。

作為非遺傳承人,我想從傳承的角度,說說自己對于民間文藝的理解,概括來說就兩句話——向生活更深處扎根,向藝術更高處探索。

民間文藝是生活的文藝,只有以人民為中心,以生活為指向,才是“正宗”的民間文藝。我說一個例子,就是河南省寶豐縣的馬街書會。

馬街書會是曲藝的盛會,也是民俗的盛會。從1981年開始,我已經參加馬街書會達21次,那里是我最常去的演出場地。為什么我會一直堅持,一方面那里是曲藝人的圣地,另一方面那里有濃濃的民間氛圍。

馬街書會是一個典型的藝術和生活結合的地方。相對于戲曲班社,曲藝說書更為“經濟實惠”,更容易受到民眾的青睞。另外,馬街在歷史上是一個水陸碼頭,說書藝人自發組織的民間社團也經常在此活動。藝人為馬街民眾帶去說書的手藝和精神享受,熱情、豪爽的馬街民眾則是管吃管住。久而久之,馬街也就成為這一地域說書藝人的“大本營”和“集散地”。

“一天能看千臺戲,三天勝讀萬卷書。”在馬街書會的正會上,我親身感受到了這種奇觀,據統計,趕會藝人涉及全國絕大部分省、100多個縣。每到書會之時,會場上單日表演傳統和現代的書目有1000多個。藝人們趕會亮書,民眾們聽書寫書,每年固定時間、固定地點進行集會——這是民間文藝特有的旺盛生命力。

我想,馬街書會最動人的地方,正是它將藝人和民眾緊緊聚在了一起,將藝術和生活緊緊融在了一起。一旦脫離了生活,藝術就會成為無源之水、無本之木。

說到第二句話“向藝術更高處探索”,我也舉一個自己的例子,就是評書《岳飛傳》。

可能很多人聽過我說的這本書,但是大家并不了解我在創作過程中的艱辛探索。當時我為了能夠跟上時代的審美,做了一些大膽嘗試,這些嘗試在當時受到了一些老藝人和同行的不解。

過去說書,講究四平八穩,四六排聯。應該說這種說書方式,是時代的產物。聽客在茶社里一坐,喝著茶,聽著書,是無比愜意的。但時代變了,我們創作《岳飛傳》是在1979年,是在改革開放的第二年,各行各業都在為建設“四個現代化”努力工作,可以說時間就是生命。過去說《說岳全傳》中的“錘震金禪子”,錘舉起來了,開始展開說錘,等錘落下來了,一個月過去了。每天說兩個小時,能說四個月。在電臺說書,按每天半小時計算,能說一年多。聽眾受不了。這樣說書,不但滿足不了廣大群眾對文化藝術的需求,而且會被時代淘汰。就是在這種“要跟上時代”的思想下,創作演出的《岳飛傳》。當時,《岳飛傳》通過廣播傳遍大江南北,受到群眾喜愛,離不開適應時代需求的重新創作。

時至今日,我雖然已年滿80歲,但是每天還是要看新聞、看報紙、看抖音、看網絡小說。我在喜馬拉雅開了一個頻道叫“劉蘭芳百姓書場”,粉絲已達到230多萬人,作品累計播放量達幾十億。2021年我根據經典穿越小說改編的新編評書《新斗羅大陸》也受到了廣大網友的好評。從面對面傳播,到網絡傳播,這又是一次隨時而變的創新。

(作者:劉蘭芳,系中國曲協名譽主席、評書表演藝術家)

【責任編輯:程爾凡】
中國日報網版權說明:凡注明來源為“中國日報網:XXX(署名)”,除與中國日報網簽署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,其他任何網站或單位未經允許禁止轉載、使用,違者必究。如需使用,請與010-84883777聯系;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中國日報網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,其他媒體如需轉載,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,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網無關。
版權保護:本網登載的內容(包括文字、圖片、多媒體資訊等)版權屬中國日報網(中報國際文化傳媒(北京)有限公司)獨家所有使用。 未經中國日報網事先協議授權,禁止轉載使用。給中國日報網提意見:rx@chinadaily.com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