久热国产手机免费视频,国产精品日产欧美,制服肉丝袜亚洲中文字幕,无码精品日韩中文字幕

【幸福花開新邊疆】伐木工變護林人,內蒙古林場停伐后的生態化轉型

茂密的大興安嶺郁郁蔥蔥,一望無際綿延向天邊。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,落葉松、樟子松、白樺樹的枝干隨風而動,蕩起陣陣綠浪。

【幸福花開新邊疆】伐木工變護林人,內蒙古林場停伐后的生態化轉型

來源:中國日報網    2020-08-22 09:15
來源: 中國日報網
2020-08-22 09:15 
分享
分享到
分享到微信

內蒙古根河市烏力庫瑪林場的停伐紀念基地,最后砍伐的一棵樹。(中國日報網 趙詩悅/攝)

中國日報網8月22日電(記者 趙詩悅)茂密的大興安嶺郁郁蔥蔥,一望無際綿延向天邊。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,落葉松、樟子松、白樺樹的枝干隨風而動,蕩起陣陣綠浪。六年前,在內蒙古北部根河的烏力庫瑪林場,董永勝還是一名伐木工隊長,起早貪黑完成木材砍伐、生產和運輸。如今,他放下斧頭和油鋸,帶領工人護林造林,發展生態旅游業,走出了一條“綠色環保”的林場經濟濟轉型之路。

坐落于北緯五十度的大興安嶺北段西坡,根河市森林資源富集,是國家主要的木材出產地,曾有長達63年的木材采伐歷史。

“早上天不亮就出工了,晚上回來也不能洗澡,十幾個大漢就躺一張床上睡覺。最苦的時候,冬天氣溫極低,零下二十多度,棉褲汗濕了脫下都能直立起來。” 董永勝回憶到。

在商業采伐時期,517工隊年完成木材生產任務1萬多立方米,為根河林業局的木材生產做出過重要的貢獻。

內蒙古根河市烏力庫瑪林場的停伐紀念基地,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紀念碑。(中國日報網 趙詩悅/攝)

為了響應國家生態環保政策的號召,2015年3月31日,內蒙古大興安嶺國有林區率先全面停伐。隨著最后一棵落葉松扶倒,烏力庫瑪林場517工隊幾十年的開采歷史宣告結束。

“突然之間工作沒了,收入沒了,一大批閑置的伐木工人,我們能干點啥?” 作為工隊長的董永勝也曾陷入迷茫。

517工隊原職工22人,從事木材生產最短時間的工人也有10多年。停伐后,職工們賴以生存的飯碗沒有了,不知道以后的生活要如何繼續。

內蒙古根河市烏力庫瑪林場,517工隊停伐生活紀念區,目前已打造成宿舍和研學教育基地。(中國日報網 趙詩悅/攝)

有一腔拼搏精神的董永勝決定闖一把。在林業局和相關政府部門的幫助下,他嘗試從“搞旅游”入手,召集部分職工以“集資入股”的方式,投資246萬元,把停伐基地打造成旅游景點。

內蒙古根河市烏力庫瑪林場的停伐紀念基地,伐木機器展示。(中國日報網 趙詩悅/攝)

經過幾年來不斷的摸索和探究,董永勝帶領兄弟們打造了森林木屋、野營地、餐廳、戶外攀巖、研學基地等設施,一年吸引數萬游客來此參觀游覽。

“五年來累計投資370多萬元,現在已經開始盈利了。在資金困難的時候,林業局多方協調,為我們提供無息貸款150多萬,全力支持老林場轉型,發展旅游業。” 董永勝介紹到。

內蒙古根河市烏力庫瑪林場,供游客住宿的森林木屋。(中國日報網 趙詩悅/攝)

曾經因停伐而失去工作的伐木工人,如今也享受到了生態旅游的紅利。砍樹人搖身一變成股東,不僅每年有分紅,在景區里干活,旅游旺季收入也能有兩萬多元。

除了旅游,森林保護也是林場生態重要的一環。自2015年起,工人們掛鋸停斧,投身管林、護林的隊伍。

內蒙古根河市烏力庫瑪林場附近的環境監測數據,負離子含量極高。(中國日報網 趙詩悅/攝)

根河林業管理局資料顯示,工隊春季從事森林防火、資源林地保護工作,夏季開展森林病蟲害監測、植樹造林、森林調查。寒來暑往,517工隊職工累計植樹2.2萬余株。

如今,在烏力庫瑪林場,再無來來往往的運木車和油鋸的轟鳴,取而代之的是滿眼蒼翠,一棵棵樹木朝天恣意生長。

(趙詩悅)

【責任編輯:邵冰琦】
中國日報網版權說明:凡注明來源為“中國日報網:XXX(署名)”,除與中國日報網簽署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,其他任何網站或單位未經允許禁止轉載、使用,違者必究。如需使用,請與010-84883777聯系;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中國日報網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,其他媒體如需轉載,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,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網無關。
版權保護:本網登載的內容(包括文字、圖片、多媒體資訊等)版權屬中國日報網(中報國際文化傳媒(北京)有限公司)獨家所有使用。 未經中國日報網事先協議授權,禁止轉載使用。給中國日報網提意見:rx@chinadaily.com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