久热国产手机免费视频,国产精品日产欧美,制服肉丝袜亚洲中文字幕,无码精品日韩中文字幕

貴州:巧手繡出少數民族婦女致富路

貴州:巧手繡出少數民族婦女致富路

來源:中國日報網 2020-04-09 15:05
  • weixin
  • weibo
  • qqzone
分享到微信

中國日報版面截圖

貴州是中國勞務輸出大省,每年約有數百萬農民工赴中國各地務工。2018年,該省人口凈流出達到了928萬人,相當于常住人口的四分之一。隨著大批男性青年離開,到工業化程度更高的城市尋求高收入和穩定的工作,大多數女性選擇留在家鄉照顧老人和小孩。

2013年,貴州省下發了《關于實施婦女特色手工產業錦繡計劃的意見》,在全省推動實施“錦繡計劃”。項目實施以來,全省已成立婦女特色手工企業和專業合作社1000余家,從事手工產業及輔助行業的婦女近50萬人,婦女特色手工產業產值已達到60億元,引導廣大婦女走出了一條依托獨特民族文化資源決戰脫貧攻堅、決勝全面小康的創新發展之路。

過去是生活技能,如今成脫貧產業。貴州少數民族婦女們靠著一根針、一雙手、一群人、一件事,繪就了一幅脫貧致富的錦繡畫卷。即便是受到新冠疫情影響,也阻止不了她們前進的步伐。

今年45歲的楊美是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人,她年輕時和丈夫在省會城市貴陽討生活。大約20年的時間里,他們做過保潔,干過苦力,每月工資合計4000多元。

楊美說,他們別無選擇。“刺繡和蠟染是我從小做到大的,在我的家鄉,這是大家都會的手藝活兒,誰會將它作為賺錢的技藝呢?”

“在過去,刺繡只是為了日常使用和自我滿足。我們會花上好幾天的時間制作一件漂亮的嫁衣,上面繡滿了象征幸運的花紋,祝福新嫁娘們擁有一段幸福美滿的婚姻。”她補充說道。

2010年的某天,楊美在建筑工地和丈夫一起卸沙子時發生意外受了重傷。“從那以后,我再也不能干重活兒了。”楊美回憶道,字里行間充滿了痛苦和遺憾。

經過一年的恢復,她找到一份新工作,在貴陽一家銷售民族文化特色產品的公司做繡娘。

2015年,在“錦繡計劃”和當地政府的支持下,楊美回到家鄉發展苗族蠟染和刺繡手工業。她帶回了一條條普通的圍巾,召集當地繡娘在上面繡出少數民族風格的花紋,然后送去貴陽售賣,非常暢銷。于是她出資5萬元,與織金縣另外4名繡娘一起成立了水榭蠟染刺繡農民專業合作社。

這對于楊美來說是門穩賺不賠的生意,首先貴州省政府每年會給予“錦繡計劃”1500萬元的專項資金保障。其次,合作社還能在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的幫扶下與電商企業簽訂協議,由企業聘請設計師對需要的產品進行設計,然后下訂單由合作社組織繡娘進行生產制作。

楊美說:“企業出創意,繡娘出手藝。”

目前楊美的合作社已吸納300多名繡娘,其中貧困戶100多人。合作社里年紀最大的繡娘69歲,最小的才8歲,是楊美的女兒,時常幫著做繡品。

楊美說,縣里過半家庭的男性勞動力在外務工,只有逢年過節和喪葬才會回家,當地風俗女性不能主持喪葬。留守的基本是老人、婦女和小孩。

“以前大多數婦女,尤其是50歲往上的,只能在家做手工藝品或者上山采藥到集市上賣了掙點錢。現在她們能在合作社做工了,月收入2000-4000元不等。年輕的繡娘們也愿意回家就業了,在合作社做工養家糊口的同時能夠多多陪伴家中老人和小孩。”楊美說道。

截至目前,織金縣現有婦女特色手工企業、專業合作社67家,從事特色手工產業的婦女3500人,帶動脫貧2200人。

今年42歲的羅英是織金縣茶店鄉海馬村繡娘蠟染刺繡專業合作社負責人,以前在福建省一家服裝廠打工。

她于2014年回鄉開了一家蠟染制品店,四年后在當地政府支持下與另外4名繡娘一起入股開辦了合作社。

“零幾年在福建打工的時候一年收入才1萬多,飯都吃不飽,現在的生活想都沒想過。”據羅英介紹,合作社現已發展繡娘100余名,其中貧困戶73名,去年訂單創收超過120萬元。根據繡品的數量和銷量,繡娘們的月收入2000-6000元不等。 

楊美和羅英告訴記者,往年這個時候已經能接到很多訂單了,但今年由于疫情影響不能把手工藝品帶到各大城市去展出、談合作,訂單大幅減少。

羅英說,去年第一季度合作社接到了30多萬元的訂單,今年自2月初復工復產以來,只接到了2個訂單共計7萬元。“受疫情影響,以前的很多大客戶,尤其是是工廠,暫時停工了。”

目前繡娘們主要通過網絡直播平臺展示蠟染刺繡技藝,在線銷售產品,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,充分發揮產品在家就能制作的優勢,“宅”在家中發展“居家經濟”。

楊美說:“如今我們靠著一門手藝便能在家門口實現就業,孩子就睡在身后,老人陪伴在跟前,再也不用去外地討生活了。即便是疫情也不能將我們擊倒!”(記者 徐好雨 楊軍 編譯 趙妍迪)

原文見4月9日中國日報17版 英文鏈接:https://www.chinadaily.com.cn/a/202004/09/WS5e8e5f44a310e232631a4d34.html

中國日報網版權說明:凡注明來源為“中國日報網:XXX(署名)”,除與中國日報網簽署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,其他任何網站或單位未經允許禁止轉載、使用,違者必究。如需使用,請與010-84883777聯系;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中國日報網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,其他媒體如需轉載,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,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網無關。
版權保護:本網登載的內容(包括文字、圖片、多媒體資訊等)版權屬中國日報網(中報國際文化傳媒(北京)有限公司)獨家所有使用。 未經中國日報網事先協議授權,禁止轉載使用。給中國日報網提意見:rx@chinadaily.com.cn
C財經客戶端 掃碼下載
Chinadaily-cn 中文網微信